防爆常识

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及安全原理

2025-03-24 14:06:18 senenfb001

01


危险场所区域划分


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

危险场所分为以下区域:

1.0区: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;

2.1区:在正常运行时,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;

3.  2区:在正常运行时,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,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。


03


天然气(甲烷)爆炸的条件



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见下表:

可燃气体名称

爆炸下限LEL(%)

爆炸上限UEL(%)

着火点(℃)

甲烷

5%

15%

≈540℃

乙烷

3%

15%

≈472℃

丙烷

2.1%

9.5%

≈450℃

异丁烷

1.8%

8.4%

≈460℃

液化石油气

1.5%

9.5%

426℃~537℃

天然气(甲烷)发生爆炸的前提条件有三点:1、天然气(甲烷)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,甲烷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:5%(LEL)—15%(UEL);2、可燃气体在相对封闭或者通风不畅的区域;3、区域内有点燃源


05


爆炸性气体环境下安全原理


储存、输配天然气的成套设备,在设计、操作和维护过程中(无论是在正常运行条件或其他条件下),应使天然气释放和形成的危险场所范围都保持最小,同时考虑释放频度,持续时间和数量。

在可能存在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情况下,应采取下列措施:

a)消除点燃源周围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性;

b)消除点燃源。

遇到紧急情况时,应依靠隔离不合适的电气设备、抑制泄漏等措施,如果可能 ,应采取辅助的紧急通风措施;如果不可能,应选择并准备一些预防措施,即工艺设备(例如选用隔爆型、本安型设备等)、系统和程序(例如SIS系统等)使a)和 b)共同存在的可能性减小到允许的程度。

25976d25d6bb7ababb804020cb768185.png
dd8f74df7660644dd4a02e93b7ba9fb1.png1c9fbb561486c148764057b1d70106b2.png33c697ff98ca1a346fbf664b4e7a4b18.png